心跳與心電圖簡介
簡介 : 心臟的結構




心臟具有四個腔室,藉由這四個腔室的收縮
-舒張將血液輸送至全身。位於心臟上方二個較小的腔室稱為右心房與左心房,位於下方的二個腔室則稱為右心室與左心室。在血液的循環系統中,從全身回來的缺氧血會經由上腔靜脈與下腔靜脈流進入右心房,然後送入右心室,藉由右心室的收縮作用,將血液推送至肺部進行氣體交換,獲得帶氧血,之後,經由肺靜脈流入左心房,進入左心室,左心室收縮時,則將血液經由主動脈送至全身各處,進行整個血液循環。在此,從左心室將血液送出於血管中的壓力即一般所謂的血壓。 
.

 

 
心臟的傳導過程
 
心臟的傳導與心電圖 (ECG/EKG) 的形成



心臟整個自發性的血液幫浦功能,乃起源於竇房節(SA node),亦稱之為心臟的節律點,是位於右心房上壁的一組特化神經肌肉纖維組織,平均每分鐘約有60-100次的去極化作用。當竇房節開始去極化時,電性脈衝首先會傳導至左右心房,使得左、右二個心房收縮,然後傳導至位於左、右心室間的房室節(AV node),藉由左、右束枝的電性傳導,引起左、右心室的收縮將血液輸出送至全身,因此,一般而言,心房與心室之間的收縮時間大約會差距0.12 0.20 秒。然而,藉由心臟此種電性傳導作用與肌肉收縮之間的關係特性,可以用來觀察心臟的活動與健康狀況,即所謂心電圖。利用可以進行心電圖量測的裝置-例如ReadMyHeart即可將心臟的電性傳導作用偵測並記錄下來,做為評估心臟活動健康狀況的依據.
.

 

心律不整

心律不整是指不正常或不規律的心臟竇性節律,無論是因心臟電性傳導機能異常或心臟本身的異常,均可稱為心律不整。心律不整的早期診斷相當重要,由於心律不整的情況如果愈久沒有接受診斷治療,長期下來,其對心臟造成永久性傷害,使得機能受損的機率則愈高。
 
認識心電圖

標準心電圖波形 第一導程(LeadI)

P波:代表心房收縮的結果,通常不大於3小格(0.12秒),高度不多於2.5小格(0.25 mV),如果超過這個範圍,通常表示有心房肥大增厚的現象。

P-R間期:自P波的起始至Q波的起始,主要意謂著心房的去極化。其波寬一般介於0.12秒至0.2秒,即約3-5小格寬,P-R間期如果太長,通常表示房室結可能有阻滯狀況出現。

QRS 複合波:自Q波的起始自S波的結束,主要代表著心室的去極化,其範圍通常介於0.08秒-0.12秒,約2-3小格寬,如果超過這個範圍,通常表示有束枝傳導阻滯或WPW症候群發生的可能。

QT/QTc:QT/QTc的量測,是從Q的開始到T波的結束,其代表著左右心室去極化與再極化的時間,QT間期的長短與心跳速率成反比。藉由下列公式可進一步計算得QTc,一般QTc值約為0.41秒。

QT= QT + 1.75 (HR – 60)

ST間段: 是從J轉折點後0.04秒開始,一直到T波開始間的電位變化,對於心肌梗塞、心肌缺血或缺氧,以及心肌壞死的症狀而言,是相當重要的評估指標。

縱軸表電壓(單位mV),每一個小縱格表示0.1毫伏,因此每1大格表示0.5毫伏。而橫軸表時間(單位Sec.),每一個小橫格代表0.04秒,每1大格表示0.2秒。

縱軸表電壓(單位mV),每一個小縱格表示0.1毫伏,因此每1大格表示0.5毫伏。而橫軸表時間(單位Sec.),每一個小橫格代表0.04秒,每1大格表示0.2秒。

 
心電圖參數與數值參考範圍

參數 參考範圍
HR 平均心率 每分鐘 60 ~ 100 下
ST 間段 -1mm ~ +1 mm
QRS 間期 0.08 秒 ~ 0.12 秒
PR 間期 0.12 秒 ~ 0.20 秒
QT/QTc 0.32~0.44 秒 / 0.41~0.44秒
 
常見心電圖呈現異常的原因


如果你發現量測所得心電圖呈現異常情況, 請了解造成異常的原因很多, 包含: 
• 冠狀動脈疾病 (Coronary artery disease) 
• 血液中電解質(例如: 鉀 或 鈉)失衡 
• 心肌有了變化 
• 心臟受有損害或撞擊 
• 心臟術後癒合期 

Please consult your physician if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your ECG recording and symptoms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condition.